木樓合唱團:傳奇。堡灣

2023-12-02

《傳奇・堡灣》_極微.土地.樂音_臺北場於12月1日週五夜晚在國家音樂廳完滿落幕。木樓合唱團將對於臺灣土地的深情,透過音樂唱進所有進場聆聽的朋友心底。藝術總監暨指揮彭孟賢老師,自擔任木樓合唱團藝術總監起始,每年邀請臺灣作曲家委託創作,擴展木樓的音樂生命力。2023年下半年,木樓迎來近年最盛大的委託創作——整整半場的委託作品,從音樂內涵到藝術呈現,頌讚或傾訴臺灣的土地與文化。彭總監著眼於發展男聲合唱極致,同時道述對於民族文化的念想,使人動容。連接著人、土地與歷史,這次木樓堆疊出與過往完全不同的聲響厚度。本次臺北場首演陳樹熙老師作曲《噶瑪蘭之歌》在九聲部的男聲合唱之中,將噶瑪蘭原住民文化的豐富性和生命力,以及對大自然神靈的讚美,轉化為壯闊的聲響;林京美老師作曲〈神是我心裡的力量〉以柔美而綿延的旋律和豐富的聲響色彩,展現了信仰者的祈求與盼望,聽眾被深深打動,甚至感動落淚。而由林明杰老師編曲的阿美族古調〈採藤歌〉、泰雅族歌謠〈思念〉以及由林育伶老師編曲阿美族歌謠〈日出東方〉在身為族人的團員獨唱中,完美地呈現了本質。委託創作由鄭朝方及張舒涵老師編曲、鄭朝方老師作曲及葉國居先生作詩的〈土地之歌〉,描寫臺一線土地徵收案的社會悲歌;由鄭老師親自指導海陸腔客家語,為此作品注入時代靈魂,將堅硬的議題以美麗的旋律傳達,許多聽眾回饋寫道,聆聽此曲時不禁哽咽;而上半場極受好評的Tri Dukhovniykh Khora《三首東正教讚美詩》及Renmen Renmen〈愛〉,更是以古東正教會斯拉夫語以及法語、海地語寫成,多種語言來表達愛,以及遠離仇恨及紛爭的人性本質。藝術總監暨指揮彭孟賢老師,為了男聲泛音的極致發揮而創想、為了原住民團員的文化責任而創想、為了信仰的深刻呼求而創想,最重要的是,為了持續留存臺灣的精緻樂音,而不停引領木樓合唱團往前追求卓越。感謝彭總監,發想與設計了這場意義不凡的音樂會,《傳奇・堡灣》所展現的既是對藝術的追求,更是對這片土地和在地文化的深情表達。因此您的入場及回饋,不僅是對木樓合唱團的鼓勵,也是對這些本土音樂傳承及創作的支持。感謝臺北聽眾的熱烈且持續不斷的掌聲,與我們一同體驗了這些展現對生命、文化以及腳下這塊土地的熱愛與讚嘆的美好作品!感謝鋼琴家王乃加老師優美的鋼琴樂音,與合唱團的歌聲相互輝映。感謝作曲家老師們為臺灣、為木樓寫出了動人且充滿意義的樂曲,以及幕前幕後工作人員們的辛勤付出。

******* 演出曲目*******


Kristopher Fulton: LokiChristian
Ridil: Nordwind und SüdwindBob
Chilcott: Even Such is Time
Joy T. Nilo: Nunc Dimittis
Sydney Guillaume: Renmen Renmen
Josu Elberdin(arr.): Soleram
Andrej Makor: Tri Dukhovniykh Khora
Ed Lojeski(arr.): Maria (West Side Story)
馬偕(詩)何嘉駒(曲):最後的住家委託創作/編曲
✷林京美:Deus fortitudo cordis mei
✷錢善華(曲)席慕蓉(詩):野馬之歌
葉國居(詩)鄭朝方(曲)張舒涵(編):土地之歌
林明杰(編):採藤歌|思念
林育伶:日出東方 Pasiwali Amis
✷曲目由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 

舶來教育 執行委員會 數位3.0
資訊部維護 
版權所有 2025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