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深耕計畫:應外系海外研習營
2023-09-17
高教深耕計畫:國立臺北大學應用外語學系(翻譯組)海外研習營
拜訪學校:香港恆生大學(HSUHK) 翻譯學院
香港恆生大學翻譯學系與國立台北大學應用外語學系針對翻譯課程進行深度的課程與文化上的交流。我方受到香港恆生大學高度接待,並且學習當地授課模式與翻譯技巧等觀摩活動。在課餘時間也透過與香港同學、內地同學交流,理解對方的文化與思考邏輯。此外在香港文化接受上,我們發現該地的教師(講師)大部分都以英語作為主要語言授課,為了符合讓學習成效更高的學習宗旨,有些老師會使用當地的主要流通語言粵語(白話/廣東話)進行授課,若有內地同學則將粵語翻成普通話(國語),這種CMI (Chinese as a media Instruction)或是 EMI (English as a media Instruction),讓我思考語言作為傳遞知識的橋樑,要怎麼教學才能兼顧知識及減少因為語言的不平等性呢?
In this passage, I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educational tourism in Hong Kong. As a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 broadening our horizons in our world is relatively crucial. Grab the opportunities and we can accomplish our target more easily and without facing obstacles. As a consequence, I am sincerely appreciated our department to support and implement this project.
我們認識到語言不僅僅是一種溝通工具,它也是文化、思想和價值觀的載體。所以在這次的翻譯相關課程,我們獲取了再藝展如何去翻譯、在佛經梵文怎麼做跨文化的翻譯與詞彙的利用的基礎知識,甚至是在寫作教學上如何去針對不同文體去分析,並列出段落結構。
從不同的課程中,我們都發現一個共通點,就是老師上課非常扎實嚴謹,在課程設計上更兼顧了不同領域或不同地域的翻譯需求,以不同角度去分析事情的始末。例如:講到佛經翻譯或是道德經的翻譯,我們沒有經過訓練的都以為直譯或逐步翻譯是好的,其實不然,由於有些翻譯,是要拐個彎翻出,而有些是要直接翻出他的音,而不是意,這樣才能避免曲解經文之意涵,以保留其經文的韻味。
另外,在課程設計上,是採3學期制,而時間排程上會以1.5~3.0小時作為基底,因此學生在學習上不會因為受限短時間的課程,而有不好的成效。與台灣更不同的是,他們中午居然有排課,這讓我有很龐大的文化衝擊 (Culture Shock)。
在學生求學精神上,普遍都非常的用功,只是在課程中,也是有人會在課堂上做一些娛樂活動(與課堂無直接關係之活動/遊戲),這讓我覺得很可惜。據我所知,香港的大學入學是非常困難的,例如:DSE考試中,題型比較多是以申論題為主軸,而選擇題為輔助。此外,香港的學費也是相當昂貴的(註:台灣的國立大學普遍由教育部補助),因此教學品質上是有一定的管控,只是部分學生的專注度可能要輔導他做一些調適。
還有幾堂課程,我覺得非常新鮮,例如:藝術人文產業翻譯課程,這門課踏足了鮮少人會去深入研究的英語題材。畢竟在藝文產業學習中,外語學系相關訓練是非常弱勢與陌生的。在聆聽這門課程的介紹時,老師特別用" Transcreation” 這個字來敘述藝文產業在藝術展覽會銷售畫展的一些創意及吸引人的銷售手法。畢竟如果用很淺白或是常人就能夠看懂或看破的術語,一定不會擄獲。購買人的芳心。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很特別的講題。因為年初我也曾去2023台北新藝術展覽會,裡免展品充斥著各國名人的畫作,當然也包括一些政治人物的作品(全都匿名,無法知曉畫作的作家)。我覺得在展覽會學習不同畫作,也學習不同語言與畫家經驗,甚至推銷畫作,真的是難人可貴的重要經驗。
在香港生活的這幾天,我覺得差異最大的是他們的兩言三語政策真的非常的成功,那裏的居民能夠自在的切換,雖然口音沒有很標準,但是能夠讓我在購物或是通勤時感到異常的親切,對比台灣的2030雙語國家政策,台灣還有很長的一哩路要走。
在香港族群上,尤其是尖沙咀,真的像是非官方聯合國駐香港辦事處,因為有多元的商店,例如:印度及巴基斯坦的咖哩店、雜貨店,還有泰國人開設的藥妝店,甚至還有許多非洲國家的小吃店,在香港生活,是能夠真切的利用到英文做溝通,否則遇到不同族群,如果只會說中文,是無法活下去的,更何況他們中文的口音問題非常嚴重。
總結來說,這次的海外研習營意義非凡,讓我有機會跨文化應用,並且體驗金融中心的生活與移民社會的辛苦與淚水,甚至是學習香港大學的教授授課系統與國際化教案。如果有機會,我願意繼續接觸這些別具意義的海外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