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通識微型課程學習檔案紀錄
活動名稱
不惑之聲「人聲4.0才開始」系列音樂會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OwYMexjGP5VoDvxJtYLZjN7xxVxBTdA1/edit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HCPC?locale=zh_TW<br>
20230220-國家音樂廳-福爾摩沙不惑之聲
主辦-曙光演出團體:福爾摩沙不惑之聲 A4s Singers
福爾摩沙青年合唱團 Formosa Youth Choir
不惑源自四十而不惑,也象徵著對合唱的情與愛,永恆不變。誰說合唱團只能是老扣扣(LKK)?這次的音樂會意義非凡,從年輕到資深,聲音的多彩,創造了美妙的音符。從開始的不惑之聲-聖經樂章,到青年合唱團的台灣民謠,也出現了和我團最近練習的「娘花白白」柔米老師著作。不管年紀大小,都一同詮釋了音樂的光彩奪目。例如幾首 #鳳飛飛 女士所著的經典作品「流水年華」,令我彷彿回到民國5、60年代的美好及歡愉的美好時光,還有客語歌曲 #奈何 及日語歌曲「敬啟者~寫給十五歲的你」鷹羽弘晃 著 (日本合唱比賽指定歌曲),在今天的演出不論是在音準還是在音色,都特別的耀眼,此外在聲音甚至表情都掌握的十分恰當與精準。尤其來到了最後來到 #青春嶺 更是道出了老中青的三代韻味,也喚起了大家青春的記憶及青春的那往事,大家在指揮的邀請下,來了一次大合唱,如此感人的畫面,深深烙印在我們的內心。在 指揮 #蘇慶俊、 #江秀珠 、 #王仲安 、 #卓邵仲豪 的帶領下,讓多首歌曲顯得生氣蓬勃。更在鋼琴家 #蔡巧儀 的妙手下,音樂如同魚躍龍門般自在悠遊。回顧心築愛樂合唱團,也是一個充滿愛與創新的團體,為了音樂努力,在團體的年齡層也是從資深成熟到年輕。無論生活多麼苦悶,我們都希望疫情的陰霾能夠解封於人們心中,畢竟苦悶疫情生活終將走入歷史,將為新的疫後生活展開全新的面貌,就如同本次音樂會定名曙光。今晚月夜詩情畫意,面對一切依舊能夠從容不迫,怡然自得,我想這就是身為合唱人的精神,也是身為音樂人的驕傲。祝各位因為音樂而好眠,因為這片土地的光彩而盡興。#心築愛樂合唱團 #福爾摩沙青年合唱團 #福爾摩沙不惑之聲
音樂台日交流會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OyjAKjJcsv60iq8RGJhgU9bd1YxBiuJn/edit<br>
こんにちは、台湾へようこそ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我的情也真,我的愛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這首歌紅遍台日等許多亞洲國家,亦是一首耳熟能詳的作曲,並由台日著名歌手鄧麗君女士所唱紅。今日心築愛樂合唱團有幸邀請與本團密切合作的 #平林陽 老師來台,除了讓他感受台灣文化,也對日本有更多的了解,此時,也出現了一位在日本非常著名的鋼琴演奏家 #日吉直行 來為我們加油及勉勵,也從他的眼神中,看出他是一個充滿熱情的音樂人。他是一個爵士鋼琴演奏家。對於一般人而言,爵士鋼琴是一個深奧的題目,畢竟在台灣多數人對鋼琴的印象,就是古典鋼琴曲風,比較少機會接觸爵士鋼琴,例如古典鋼琴家:莫札特、貝多芬、海頓等作家。但是爵士鋼琴更多的內容是在於swing 及Comping Rhythms 節奏句型等,在做音樂表現,也不像古典音樂般中規中矩,而是多了一種 另類的 Chord meledy與多種轉位和弦。所以在看 #日吉直行 老師彈奏自創曲時,他展現其不同凡響的一面,尤其在撥弦的技巧,更是古典鋼琴家難以做到的彈奏模式。另外,在老師彈奏的曲目中,融入了日本與臺灣傳統樂句與複雜的音階,更是體現了跨文化的重要性。
這次的台日情誼格外的重要,我們也格外的重視,畢竟跨國的情誼是需要時間去磨合,然而我們友善的態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契機,在這次籌備中,要感謝本團的行政團隊,在 #平林陽老師在訪台前,感受的濃濃的人情味,也給予了老師滿滿的祝福與喜樂,所以我覺得這次的音樂交流會非常成功。也非常感謝 #平林陽 老師在去年2022年點亮星空,讓愛發光能夠入本團擔任客座指揮,指導大家對於一個樂句,一段歌詞,音樂性的起伏與表現力,十足的建議讓我團能夠成功的表演。這次再次訪台也帶來了一些紀念品(お土産),象徵本團興興向榮,所向披靡的榮譽目標。
這次平林陽老師來台,除了臺北出差外,也特別到新竹來拜訪,也對我們的音樂給予了極高的讚賞,在"How can I need from singing " 這首曲目更是得到不錯的評價。他也攜同 #日吉直行 一同拜訪本團,也發表了一些對曲子"月亮代表我的心"的看法,也期待日後有機會能夠與 #日吉直行 老師合作。
這邊也有一首詩想要獻給 #平林陽 老師
作者:張鴻德
"
千絲萬縷台日情,
仰望星空憶心築,
愛樂及月照我心,
深情思念到如今!
國家人權博物館參訪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PESItz4XRVQ590kT2XxCDUW1FwIhStIf/edit<br>
白色恐怖是二二八的家屬永遠忘不了的記憶。當時的時代背景訴說著,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動用了警備總司令部來箝制言論自由,甚至連學生也不例外,例如:當時政大與臺大發起愛心服務運動,原本的國民政府是支持的,然而因為此效應已經竄連全台大學,所以遭受政府打壓。在一般中小學也無一幸免。有一位老師,在新竹創辦社會主義讀書會,邀請同好去參加,然而卻遭受到他人向新竹憲兵隊檢舉,使他被迫放棄,並處以死刑。動蕩不安的社會,充斥的自我中心主義。
在軍事法庭參觀的部分,有三級二審制,在民國十八年的《軍事審判法》提及,只要有關叛亂、縱火、鬥毆等刑事案件,政府可以決定要以法院審理,還是以軍法審判,所以許多民眾在當時,都會是以軍法審判,有種行政權凌駕於司法權的變態體制。
裡面還有提及政治死刑犯的處死過程,首先是槍斃,然後送去殯儀館,接著初次傳播消息可以領屍體,如果沒有,就送到極樂世界去埋葬。就連政治犯死者尊嚴都不顧,真的是很難過,畢竟自稱為民主共和國,然後卻做出民滅人性的作為。
訴說台灣當時在國民黨統治下,不容許有任何異議人士對政府妄言,例如:黨內人士雷震創辦自由中國,長期與政府立場相左,讓當時總統蔣中正不開心,所以讓他被迫停刊,並終生監禁。
在當時檢察一體都是有國防部主導,但是為求審判完整性,還設有公設辯護人,但是在一黨獨裁的年代,所有內容都是黨所得算,意義性大於實質性。
當我回顧及參觀,這是一場精心動魄的展出,除了是沉重,還是沉悶。轉型正義是一個對大家來說,非常重要的議題,藉由歷史的回顧,來訴說大時代背景下的無奈與當權者的自私。未來的自由,希望我們能夠守護好,為了我們所愛的一切努力。
國立台灣博物館參訪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PAHIwUU-vH0G9M1o12PIiu_BialC71_j/edit<br>
國立台灣博物館創立於1918年日本治理時期,由館長開幕,然而館長開幕完後天就駕鶴西歸了,由於勞務太繁忙,據我所知,以前台北駅就在館前路正對面,然而國民政府遷台後,為了要去日本化,所以做了許多重大決策。在博物館門口,我們可以發現其建築,上方的花紋是採巴洛克式建築,而圓柱是採希臘式建築,因此兩種文化的融合著實令我大開眼界。後來我們走上台階,我發現台階總共有三十層,而且特別採用黑色系,其緣故在於,進博物館我們會下意識地低頭,也就意味著我們對博物館的行禮。到了門口,我們能夠看到黃虎旗的正面,背面在三樓,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是兩面眼睛不一樣,一個是曲線,另一個是圓形,因為曲線代表自立自強,圓形代表明亮,能夠與大陸的黃龍旗相呼應。
走進博物館映入眼簾的是浩大的建築,導覽員這時問,請問有沒有看到雕像,我說沒有,導覽員說是因為那是日本的雕像,所以國民政府看不慣,把它換成了陶瓷品。
後來我們走上了樓梯,我們發現左右側的牆壁材質不同,左邊採大理石,右邊卻是石膏,這是因為沒有經費的緣故。當我敲擊兩邊的聲音時,左邊呈現實心,就如同能夠在地表、地函傳播的P波。右邊內部呈現中空狀,就如同地核,液漿狀的S波一樣。走上2樓後,我們了解了許多台灣自然景觀,其中最令我喜愛的就是穿山甲,真的很可愛。到了歲時祭儀區的時候,看到了很多神像,由於燈光昏暗令我著實恐懼。
在這個活動中,雖然導覽員全程都說英文,但是藉由這次導覽,我可以用外國人的眼光來重新認識台灣這塊土地,並且能夠在這次導覽中獲取不同的經驗。這次也要感謝顏導覽員的熱心解說,才能讓我在知識的獲取上與力士可本相互呼應。
也期待下次的旅程會更加充實。
#國立台灣博物館
#英語導覽員
福爾摩沙合唱團2023系列音樂會之一 Deep Peace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PMkWMkqu0L3tZYc3PgSzn_MIT749IcPv/edit<br>
感謝張筱琪老師提供的機會,讓我們能夠一同見證由福爾摩沙合唱團帶來的精彩表演。雖然老師因身體因素不克前來,但是我們希望能夠能把歌曲內容傳遞出來。
2/20清晨,福爾摩沙合唱團在震驚中完成演出,很遺憾地,妙妙姐永遠離開了他們。為表達追思緬懷之情,表演團發起了 Deep Peace 音樂會以此獻給她。
首先,開場以 How can I keep from singing表達團內對歌唱的熱情,以及主賜予的恩情。透過福爾摩沙合唱團的歌聲,我們能強烈地感受到他們對於歌唱的澎湃之情。音符與和聲如飽滿的稻穗般躍然紙上,構築出縝密而富有彈性的五線譜,完美的詮釋出內心對於歌唱的悸動、雀躍還有渴望。
其次是蕭泰然老師的信望愛,來表達仁愛體現的意涵。蕭老師對於合唱歌壇貢獻良多,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1947序曲,結合了合唱與交響樂團,但是這次沒有演出這首。
接著來到令我驚心動魄的 Son of God Mass,從進堂詠的森嚴威武感,到垂憐曲的悲憫感,到由薩克斯風帶入的光榮曲,達到了歌曲的最高峰,讚賞天主為歌詞,讓歌曲充滿光輝,接著來到洗淨我、歡呼歌與迎主曲……,瞬間又來到了沉悶的氣氛,直到最後的阿們,才結束這首歌曲,指揮希望藉由此歌曲,來祝福妙妙—前團員的在天之靈。
下一曲目是 Be Still My soul,也是一首宗教藝術歌曲,講述耶穌基督的苦難。還有 Don't worry about me、 Deep Peace,都是藉由歌曲傳遞祝福與喜樂。
在以上的宗教曲目中,表演團以精湛的水準與紀律性呈現各聲部之間的配合,尤其是音量調控的拿捏令人感到驚艷。聆聽的過程中,我們有如步入莊嚴肅穆的禮堂那樣身歷其境。在聖歌的指引下,感受那股隱隱埋藏在神秘面紗後不可道破的力量。同樣的字句,以不同的聲調重複呈現,流露出多樣化的情感。從群星映耀的遼闊原野,到層巒聳翠的壯麗山峰,歌聲的鋪陳與張力可謂做到了淋漓盡致,強勁的渲染力與穿透力,使人陶醉、感動於那樣充盈著生命力量的天籟當中。
下半場帶來的是台灣福佬相關歌曲。第一首媽媽請妳也保重,這首歌對於青少年是無感的,因為在這個時期,總是充滿叛逆。離鄉背井時才會想起媽媽的好,期望媽媽能夠身體健康。人們往往不會珍惜當下,也因此讓這首歌引起多數人的共鳴,非常感人。此外,這首歌曲在戒嚴時期,曾被列為禁曲,因為這首歌曲太過展現思鄉之情,有可能造成軍紀渙散。
你們有抓過蜻蜓嗎?
在大台北地區的觀眾都沒什麼機會,我亦如此。
紅田嬰這首歌是作詞家李敏勇,描寫年輕時在高中與初戀互動的情景,並以蜻蜓來暗示對女生的情意。 搖子歌,由向陽老師編寫,訴說嬰兒的照顧與成長,是一首能夠喚醒我們兒時記憶的曲子。 阿公的薰吹(菸斗),也是由向陽老師編寫,講述古早期間,阿公抽菸的情景。 八家將,原本我們以為是敘述陣頭文化,音樂應該要非常慷慨激昂、鑼鼓喧天。實際上,本曲只保留了慷慨激昂之情,內容卻大相逕庭,主要講述農民的辛勤耕耘與歷盡滄桑。
接下來到了非常有名的幾首歌曲:
菅芒花、花香、伊是咱的寶貝、阿爸的心肝寶貝。都帶來了台灣非常經典的合唱歌曲,這些歌曲歷久不衰。
蟑螂之歌,是墨西哥非常著名的歌曲,也因此加入了墨西哥鼓作為節奏律動的基礎。本曲由西班牙編成,配合著團員們的身體擺動與剁腳,以及特殊元素—殺蟲劑與嘶嘶聲呈現幽默風趣的表演。除了是一種視覺饗宴,也是一種聽覺的刺激。
最後來到了,台灣民謠,草螟弄雞公,除了原有的合唱外,也多了男聲獨唱與女聲獨唱,增添了歌曲的趣味性。
對於整個下半場的聆聽感受,我們深切的體會到古早民謠的內涵。令人意外的是,表演團帶給了我們一種清新脫俗的意境,讓閩南語展現了它獨特的美。有如河畔涓涓細水長流悅耳動聽,坐落在泥灘上的蘆葦隨風搖曳,色彩斑斕的群蝶翩翩起舞,青青草原上脫韁野馬般的自由奔馳。啜飲品茗間,留下那一舌尖的酸澀回甘韻味,彷彿遊歷了一遭民國初期的街頭穿梭復歸。而那珠圓玉潤的餘音,伴隨夕陽的斜照在狹巷中迴盪著,一聽又聽,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隨者歡聲與鼓掌的交錯,這次演出圓滿落幕。不僅提供了我們新穎的表演思路與文化創新,也帶來歡笑,可謂寓教於樂的藝文饗宴。
#福爾摩沙合唱團
通識月講座:盧易之
「新竹經典,仲夏協奏曲」國樂演奏會
上次,三代同堂這場國樂音樂會,以幸福美滿的國樂大家庭為發想,睽違已久,演奏中擁有許多傳統與創新的演奏方式,尤其是加入了王鳳珠老師與范光宏老師的演唱,讓客家歌曲提升了一個美妙感。此外,這次音樂會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臺北市迴響國樂團的客家音樂組曲,其中混搭不同的曲目,營造了台灣文化之美;新竹三民國小充滿節奏感的丟丟銅;新竹市立國樂團的充滿震撼力的東北風。最後安可曲:四季春更是體現了台灣物產豐隆的鄉土味。這次要感謝范光宏老師的邀請,我才有機會去聆聽如此高規格的演出。這次演出也看到許多熟識的面孔:中胡的彭振傑、曾瑋徹,新笛的鄭程遠,打擊的周柏均等等,期待各位在未來的音樂之路能夠順遂。
每次的國樂音樂節,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音樂人展現的決心與毅力。這次的音樂會主要展現是協奏曲的形式,因此在歌曲多元性沒有上次那麼多元,但是這次表演讓我為之一亮的是,每位表演者都展現了高品質的演出與技巧。
112/5/7(週日)天氣雨,午後前往「新竹市演藝廳」,參加新竹市立國樂團2023年度音樂響宴—「新竹經典仲夏協奏曲,國樂演奏會」,精彩的演出曲目:《江上的春天》揚琴三重協奏曲,《雲裳訴》古箏協奏曲,《文武雙全》琵琶協奏曲,《白蛇傳》中國笛協奏曲,《楚頌》雙二胡協奏曲。讓爆滿的音樂廳,輝映如雷貫耳的掌聲。
指揮「三民國小」范光宏老師,是整場音樂會的靈魂,身兼數職(司儀、演奏家、曲目介紹、全場場控),讓音樂會進行順利圓滿,觀眾報以熱烈掌聲,「安可曲」是音樂才子羅大佑為帽子歌后鳳飛飛作曲的「心肝寶貝」,在溫馨且屬於全天下母親的五月中,份外令人感動。
中場休息時,巧遇前「三民國中」候用校長黃賜宏亦偕妻、子欣賞演奏會,長子則在臺上表演,聊聊家庭、工作近況,開心合影。
感謝范光宏老師的熱情邀請,成就今天的美好,再次感恩。
=================演出訊息========================
「新竹經典,仲夏協奏曲」國樂演奏會
時間:2023.5.7(日)14:30 (14:00開放進場)
入場方式:索票入場(請參考下方備註)
地點: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新竹市東大路二段17號)
演出者:
指揮/范光宏
協奏/陳乙萱(中國笛)、馮珮瑜(古箏)、郭妍恩(琵琶)
韓元寶(揚琴)、鄭禮(揚琴)、王楷元(揚琴)
林軒楷(二胡)、邱一峻(二胡)
樂團/新竹市立國樂團
演出曲目:
陳慶文:《江上的春天》揚琴三重協奏曲
周煜國:《雲裳訴》古箏協奏曲
孫 晶:《文武雙全》琵琶協奏曲
羅偉倫、鄭濟民:《白蛇傳》中國笛協奏曲
李博禪:《楚頌》雙二胡協奏曲
指導單位:新竹市政府
主辦單位:新竹市立國樂團
協辦單位:新竹市文化局、新竹市三民經典國樂發展協會、IC之音竹科廣播FM97.5、環宇廣播電台FM96.7
本場次同步錄影,建議七歲以上聽眾觀賞。演出長度約90分鐘,中場休息15分鐘
2023全球客家文化會議
112_2通識月講座
客家署連結
心築愛樂合唱團慈善音樂會
